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认证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12 06:29:17  浏览:8860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认证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
(2004年第15号)

  《认证培训机构管理办法》已经2004年4月29日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告,自2004年7月1日起施行。
  附件:认证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二00四年五月二十日


 附件:          认证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对认证培训机构的监督管理,规范认证培训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认证培训机构是指从事管理体系认证审核员、产品认证检查员、认证咨询师、内部审核员以及其他与认证活动有关的执业人员的基本培训活动的组织。

  第三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认证培训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认监委)负责认证培训机构及其认证培训活动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
  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各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以下统称地方认证监督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依法对所辖区域内的认证培训活动实施监督检查。

  第五条 认证培训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依法经国家认监委批准后,方可从事认证培训活动。

  第六条 认证培训机构可以通过经国家认监委确定的认可机构(以下简称认可机构)的认可,持续、稳定地保证其认证培训能力。

  第七条 认证培训机构应当按照国家认监委制定的认证培训基本规范等有关要求从事认证培训活动。
  属于认证培训新领域,认可机构尚未制定认可准则、规则的,认证培训机构可以自行制定相应的认证培训课程规则,并对有关培训教师实施考核。
  认可机构应当对认证培训机构自行制定的培训课程规则以及有关培训教师的能力予以评价和确认。

  第八条 认证培训机构应当公开认证培训基本要求、收费标准等信息,并保证信息的真实、准确、全面。

  第九条 认证培训机构应当按照认证培训机构和认证培训课程认可准则、规则规定的程序,实施认证培训课程和培训教师管理,保证认证培训的完整、真实、有效,不得减少、遗漏认证培训程序和内容。
  认证培训机构应当对认证培训过程作出完整记录,并归档留存。

  第十条 认证培训机构及其认证培训教师应当及时作出认证培训结论,并保证认证培训结论的客观、真实。
  经认证培训符合要求的,认证培训机构应当及时颁发认证培训合格证书;对不符合要求的,应当告知被培训人,并说明理由。

  第十一条 认证培训结论经培训教师签字后,由认证培训机构负责人或者其授权的人员签署。
  认证培训机构及其认证培训教师对认证培训结论负责。

  第十二条 认证培训机构应当对其认证培训活动的有效性实施监控和评价,至少每十二个月实施一次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和管理评审。
  认证培训机构应当于每年的一月份向国家认监委提交年度工作报告。

  第十三条 国家认监委应当组织地方认证监督管理部门,采取向被培训人员征求意见、同行评议、对认证培训活动和结果进行抽查等方式对认证培训机构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监督检查。

  第十四条 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单位和个人,国家认监委和地方认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责令改正,并依法予以处罚:
  (一)未经国家认监委批准擅自开展认证培训活动或者超出国家认监委批准的业务范围从事认证培训活动的;
  (二)伪造、冒用认证培训机构批准文件、认可证书和标志的;
  (三)使用未经认可机构注册或者确认的教师授课;
  (四)未经批准设立分支机构或者以其他方式授权其他单位作为其分支或者分包机构的;
  (五)向其它机构、个人转让、分包认证培训业务或者采取委托招生等合作方式开展认证培训活动的;
  (六)公开文件、宣传材料和广告中有虚假、误导或者夸大宣传内容的;
  (七)未按照认证培训基本规范、认证培训机构和培训课程相关认可准则、规则从事认证培训活动的;
  (八)违反法律、法规等规定的其他行为。

  第十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认证培训违法违规行为,向国家认监委和地方认证监督管理部门举报。国家认监委和地方认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及时调查处理,并为举报人保密。

  第十六条 对于违反本办法的行为,按照有关认证认可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予以处罚。

  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国家认监委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2004年7月1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充分认识预防法院突发事件的重要性

法院突发性事件是在人民法院突然发生的,对法院各项工作有序地进行会造成极大的影响力和破坏力,由此,人民法院在完成其他各项审判工作同时,必须要高度重视突发事件的预防工作,这是各项审判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障。
一、法院突发事件的种类
按照是否由行为人的主观故意而引发突发事件,可将法院突发事件分为人为性突发事件和非人为性突发事件。其中人为性突发事件在法院突发事件中占有很大比重,是预防突发事件的重中之重。担负着应付法院突发事件任务的司法警察部门,就一定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予以重视。
人为性突发事件是指由行为人主观故意引发的事件。人为性突发事件的当事人有明确的行为目标,诸如在司法警察押解、看管活动中,人犯利用法警的工作疏忽或其他原因自杀、自残、行凶、脱逃;在司法警察执法过程中引发突发事件的行为人以挑衅语言盅惑人群,或以过激的言行挑动不明真相的群众参与闹事,从而达到私利的目的。具体来说,法院人为性突发事件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1、机关保卫。案件当事人或亲属不服本院裁决,宣判后,拒不离开法庭,冲击审判席或办公区域,采取纠缠吵闹,抓扯等方式,围困和反击法院工作人员,严重影响法院正常的工作秩序。
2、押解人犯。被告人在押解途中跳车逃跑或其家属等人途中拦截囚车,企图劫走被告人;被告人在法庭内,上庭前,闭庭后的徒步押解过程中或上厕所时逃跑等。
3、法庭警卫。庭审中或从法庭到羁押室的途中,被害人家属攻击被告人或被告人家属哄闹法庭;不法分子携带爆炸物、管制刀具乘机闹事或企图劫走被告人。
4、人犯看管。人犯在羁押场所做出自杀、自残、行凶、脱逃等不法行为或以暴力威胁看管人员生命安全。
5、协助执行。被执行人故意刁难阻挠、殴打执行人员或执行法警,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将执法人员、公务人员车辆围困,甚至殴打执法人员,并公然与解救人员对峙。
6、执行死刑。押解死刑犯前往刑场途中,人犯家属等人堵车造成群众围观,其中混在群众中的不法分子企图劫走死刑罪犯,死刑犯在法庭内,上庭前,闭庭后的徒步押解过程中或上厕所时逃跑。
二、引发法院突发事件的主要原因
引发法院家属事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主观也有客观原因,虽然各因素的作用效力不尽相同,但是,这些因素的存在无疑成为引发家属事件的关键,同时,也是法院预防突发事件,对证下药的关键。
(一)、主观原因
1、警力配备不足。《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押解规则》、《人民法院司法警察看管规则》明确规定:“一名被告人应当由两名司法警察押解”、“对一名被告人的看管一般应配备不少于两名司法警察”等等。但在实际工作中,许多法院由于违规操作,导致押解、看管被告人的警力不足。
2、职责履行不规范。主要是职责分工的不规范和履行职责的行为不规范,在很多情况下,司法警察兼任值庭、押解、看管职责于一身,致使其顾此失彼,另外,司法警察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未严格按照“规则”等系列规范性文件实施。
3、安全防范意识差。对一些有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案件,缺乏必要的“处突”准备,存在侥幸心理。
(二)、客观原因。
1、安全防范设施及警用装备的缺乏落后。许多基层法院受办公环境或经费的影响,缺乏必要的安检设备和安全防范设施,羁押条件不符合要求,且没有独立的押解通道和羁押配套设施。警用装备匮乏,从而留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2、引发法院突发事件行为人法律意识淡薄。人为性突发事件往往与行为人法律意识淡薄有着密切的联系,行为人由于受主、客观多种因素的影响,而采取一种非法的手段来达到目的,获得私利。
上述原因,仅凭司法警察部门的力量是无法彻底解决的,但就司法警察部门来说,却必须在有限的能力范围内,加大管理力度,加强对司法警察履行职责过程中有力监控,同时,要充分认识“处突”预案的重要性,及时制定“处突”预案,就是对法院突发事件应有充足的思想准备和应对策略,这是建立“处突”预案的必然性所在,使我们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有章可循,从而有效地处置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预防和杜绝突发事件给法院造成的危害和损失。

作者: 汤旺河区人民法院 原林 苏佰林

国家税务局关于市场服务收入征免营业税问题的通知

国家税务局


国家税务局关于市场服务收入征免营业税问题的通知
国家税务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税务局,各计划单列市税务局:
为了扶持工商部门兴办市场,1987年原财政部税务总局曾以(87)财税营字第064号文件规定,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市场提供服务,如出租摊位、设施、小件寄存等取得的收入,暂免征收营业税。这一优惠政策对促进市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鉴于经过几年来的发展,
市场建设已具备一定规模,有一定能力承担纳税义务,同时为了平衡工商部门所办市场和其他部门所办市场之间的税收负担,经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协商,现就市场征免营业税问题通知如下:
一、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市场提供服务,如出租摊位、设施、小件寄存等业务所取得的收入、恢复征收营业税。
工商管理部门收取的摊位费和管理费应分别记帐、单独核算,凡划分不清的一律视为摊位费征税。
二、鉴于目前市场建设仍不能满足活跃流通的需要,为照顾兴建市场资金有困难的实际情况,对各有关部门新办的市场收取的摊位费收入,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税务局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给予二至三年免征营业税照顾。
三、本通知自1993年7月1日起执行,原财政部税务总局(87)财税营字第064号文件第二条同时停止执行。



1993年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