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印度共和国政府关于简化签证手续谅解备忘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4 03:56:42  浏览:8930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印度共和国政府关于简化签证手续谅解备忘录

中国政府 印度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印度共和国政府关于简化签证手续谅解备忘录


(签订日期1994年10月22日 生效日期1994年10月22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印度共和国政府(以下简称“双方”),为发展两国友好关系,方便双方人员往来,根据平等、互惠原则,经过友好协商,就简化持外交、公务(官员)护照人员的签证手续事宜达成协议如下:

 一、双方各自驻对方国家的使、领馆持外交照会申请发给对方派驻本国使、领馆持外交或公务(官员)护照的人员及其随任配偶和未成年子女三年多次有效入境签证。

 二、双方各自驻对方国家的使、领馆凭外交照会申请发给对方派驻本国使、领馆常驻人员的临时探亲的非随任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六个月多次有效入境签证。

 三、持用上述签证的人员,可在签证有效期内入出对方国境。上述签证到期时,可根据申请予以延期或重新办理。

 四、双方各自驻对方国家的使、领馆对对方持外交或公务(官员)护照临时执行公务的人员,除不同意者外,均应凭对方主管机关的外交照会或公函的申请发给签证,免交签证费。

 五、双方应于接到申请之日起十个工作日之内发给所有上述人员签证。对本谅解备忘录第一、二条所述人员办理签证或延期,免填申请表,免交照片和签证费。

 六、任何一方如要求终止本谅解备忘录或修改本谅解备忘录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必须至少提前六十天通过外交途径书面通知对方。

 七、本谅解备忘录自签字之日起生效。同时,中印双方于一九八八年四月十五日就简化两国使馆人员签证手续事宜达成的谅解即行失效。
  本谅解备忘录于一九九四年十月二十二日在北京签订,一式两份,每份均用中文、印地文和英文写成,三种文本同等作准。如有分歧时,以英文文本为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      印度共和国政府代表
      王英凡        钱德拉·谢卡尔·达斯古普塔
     (签字)            (签字)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婚姻法解释三的思考
《婚姻法解释(三)》公布以来,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有赞成、支持的观点,也有反对、质疑的声音。 《婚姻法解释(三)》的公布之所以一下子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是因为其核心内容直指当今社会婚姻家庭纠纷中公众最为关注的核心问题:房屋作为公民的栖息之地,家庭作为人们的生活之所,当双方劳燕分飞不可避免之时,房屋如何分配、财产如何分割自然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公众基于不同的角度,站在不同的立场,对《婚姻法解释(三)》表达不同的看法,实属人之常情。应当看到,公众热议的背后,折射的是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和国家民主法治的进步。“真正的法律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刻在每个公民的心中。”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在这场公共法律事件中,司法机关、法律职业群体如何通过传媒向公众传达理性的声音,如何运用法律的思维引导激情的民意,如何通过对司法解释的宣传、实施回应公众的诉求,使司法能够在喧嚣的舆论中坚守理性,媒体能够在充分反映民意的同时传播法律的真理,公众能够通过传媒表达对法律的诚挚理解。从而形成司法、传媒、公众在公共法律事件中的良性互动,达到司法引导民意、民意推进司法、媒体“给力”法治、公众受到启蒙的效果。唯此,才能彰显法律的正义,给予情感焦灼中的人们春风化雨的人文关怀,才能培植法治的基因,使公众的法治理念在思想的碰撞中得到润物无声的潜移默化。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婚姻法解释(三)》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需要司法实践的检验。立法不易,司法更难,《婚姻法解释(三)》三年怀胎,一朝分娩,身处舆论漩涡的这个襁褓中的婴儿将走向何方?笔者作为一名法官,对于如何在司法实践中准确解释和正确适用这一解释,如何通过能动司法为公众提供正确的指引,如何应对这一解释对今后婚姻家庭诉讼产生的影响更为关注。《婚姻法解释(三)》主要针对结婚登记程序瑕疵的处理、亲子关系的推定、一方个人财产的婚后收益归属、父母为子女结婚所购房产的归属、一方婚前贷款所购不动产的性质、双方事先达成的离婚财产分割协议的效力、夫妻之间赠与财产、夫妻一方擅自出卖所购房屋、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能否提起离婚诉讼、生育权纠纷、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等审判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作出了相关规定。这些规定对于准确适用《婚姻法》、统一裁判尺度、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无疑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然而,法有限、情无穷,如何以有限之法规范无穷之情?司法机关只有面向生活、根植实践,进一步转变司法理念、把握立法精神、提高司法艺术,《婚姻法解释(三)》才能在实施中获得它的生命力。
第一,正确认识《婚姻法解释(三)》的规范功能。《婚姻法解释(三)》是最高人民法院针对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统一法律适用标准而制定的,它只具有规范裁判标准的功能,却不能维系夫妻感情;它只是夫妻感情破裂后如何分割财产、均衡利益等方面的规范,却无法介入夫妻的私人生活;它也无力改变人们的婚恋观念,只不过是扯掉了婚姻纠纷中利益争夺的遮羞布。法官应当通过公正的裁判为社会提供正确的指引,消弭人们心中对《婚姻法解释(三)》的误解和疑虑。
第二,科学把握《婚姻法解释(三)》的基本精神。《婚姻法解释(三)》充分体现了《婚姻法》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基本理念,在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方面充分考虑了妇女、儿童、老人的合法权益;正确贯彻了《婚姻法》的“婚前财产个人所有、婚后财产夫妻共有”的离婚财产分割基本原则,有助于均衡保护婚姻双方及其父母的合法权益;关于亲子关系的推定、一方擅自处理夫妻共有房屋、婚姻登记程序瑕疵的处理等规定符合社会常情,便于实践操作,体现了司法便民、利民的基本原则;关于夫妻一方请求分割共同财产、养老保险金的分割、离婚损害赔偿、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提起离婚诉讼等规定充分体现了《婚姻法》保护弱者的基本精神。这些都是处理婚姻家庭案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应当贯穿司法过程的始终。
第三,准确适用《婚姻法解释(三)》的相关规定。法律适用的任务是:“将隐含在法律中的正义思想、目的考量付诸实现,并据之以裁判。”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能否妥善处理婚姻家庭纠纷直接涉及社会的和谐稳定。司法机关在审理婚姻家庭案件时,应当将《婚姻法》及其三个解释、以及《物权法》、《合同法》、《民法通则》的基本精神融会贯通,立足中国国情,谙熟人情世故,洞察社会生活,充分考虑感情、亲情、伦理、生理等因素,运用高超的司法艺术,凭借卓越的司法智慧,对案件进行恰当的价值判断和利益平衡,使案件的处理既符合法律规定又不悖人之常情、既体现公平正义又浸透人文关怀,从而达到普遍正义与个案正义、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唯此,才能在定分止争、维护和谐的同时,传达司法的正义,培养人们对法律的忠诚。




北安市人民法院
刘忠杰 刘 亮

关于印发药品电子监管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关于印发药品电子监管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

国食药监办[2010]48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0年度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函〔2010〕67号)精神,严格按照《关于基本药物进行全品种电子监管工作的通知》(国食药监办〔2010〕194号)要求,做好基本药物全品种电子监管实施工作,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制定了《药品电子监管技术指导意见》,现予印发。请督促辖区内的药品生产、经营批发企业结合实际,完成药品电子监管的各项工作。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文件链接:药品电子监管技术指导意见
http://www.gov.cn/gzdt/att/att/site1/20101231/00123f37b49e0e876e2c01.rar